<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专题首页: 会议资讯

        区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十届四次会议举行专题协商议政会

        时间:2019-12-28
          12月27日下午,区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十届四次会议举行专题协商议政会暨委员联组讨论活动,与会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委员们怀着满腔热忱,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发展”“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两个专题进行协商议政,以良策诤言为推动海淀新时代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共海淀区委书记于军,中共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曾劲,区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主席刘勇,区委副书记孟景伟等区领导与委员们面对面座谈,认真聆听大家的“发展心声”。
          奋力谱写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海淀如何担起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大局的责任和使命,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而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发展,奋力谱写海淀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是摆在每一位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委员面前的课题。座谈会气氛热烈,委员们发言直奔“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发展”专题,围绕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贡献真知灼见。
          围绕构建新型城市形态,顾小锋委员提出,要立足“两新两高”战略,实施好街镇责任规划师制度,加快推动“马上清(青)西”片区城市设计和治理进度,补足城市功能短板,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全面提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科技城市示范标杆。贾顺平委员建议,要加强交通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科技创新,谢顺星委员表示,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黄宇平委员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升级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深耕科技创新土壤,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袁谊生委员表示,要促进政产学研用更高水平融合互动、协同创新,持续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级整体跃升。张熠君委员表示,要充分利用海淀智力资源集聚特点,继续在海淀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文化科技融合,白十源、孙孝材委员认为,要积极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讲好海淀故事,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魅力,充分展现海淀区的科技风格、科技文化与创新精神,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针对区块链发展,朱烨东委员表示,要立足海淀科技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抓住区块链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好中关村科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孙育宁委员也表示,要引入区块链技术,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好地为驻区企业提供服务。
          于军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说,各位委员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委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区委区政府将认真研究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采纳。他说,2019年,海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在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上保持定力,在攻坚突破解难题上凝聚合力,在推动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各项工作交出了新答卷,取得了好成绩,新起点上海淀再出发再创业实现良好开局。
          于军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基础之年。全区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切实抓好“三件大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于军强调,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明确了明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全区各单位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全会决策部署,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大局中找坐标、找定位,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创造性来谋划推动自身发展,尽快形成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和“四个服务”水平的“海淀表达”。要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力量,切实做好“五个牢牢把握”,持续保持“赶考”的心态和“奔跑”的状态,研究制定好贯彻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的工作抓手、主要措施,全面推动“两新两高”战略再聚焦再深化再落实,坚定不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海淀新发展。
          于军强调,要高水平抓好明年工作,聚焦“突出、突破、融合、落实”。一要突出高质量发展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关村科学城在“三城一区”中引领作用,充分彰显海淀在首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在先行先试改革和重点区域建设发展上实现大突破。要以若干“点”的突破纵深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以“块”的突破形成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海淀样本”。要着力在三山五园地区和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上下大力气、谋大思路、出大措施、求大突破。三要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与全区发展融合、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区域发展融合、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与破解各类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融合。四要强化责任担当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明确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做好工作安排,形成具体举措,全力以赴推动,确保明年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落到实处。
          于军表示,希望365游戏_bet·365_365bet电脑网站委员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发挥海淀“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坚定不移把“两新两高”战略落到实处,推动海淀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努力开创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新局面
          

         

          围绕“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专题,委员们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余立新委员的发言聚焦养老问题,她提出,要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关心照顾,增加社区老年餐桌数量,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她还建议,要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深度推进医养结合,着力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更好满足辖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人幸福感。
          卫燕委员提出,要加强生命教育,进一步拓展生命教育渠道、提高生命教育实效,让每个人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过程,认识到人生价值,努力让生命更加幸福、出彩。
          何银萍委员关注的是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房屋漏水了谁来管,如何快速得到解决?她建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联动,更好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王冬梅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海淀区楼宇运营品质,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更多领域优秀人才入驻,为区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芳委员关注的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她提出,要增加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黄乐平委员建议,要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11位委员争相发言,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曾劲在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后表示,感谢委员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具有很强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区政府将积极采纳,认真抓好落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能力。
          曾劲指出,2019年,我区在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亮眼成绩,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定位,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好“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加大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要深化“吹哨报到”改革,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丰富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坚定不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快形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好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唐炜、宁德志/文 张洪军/图)

        (责任编辑:李京燕)